從中醫角度看兒童濕疹:透過飲食調整改善腸道與皮膚健康的實證分享


摘要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醫如何通過飲食調整來改善兒童濕疹問題,並提供了深入的科學根據和實證分享,使我們更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歸納要點:

  • 最新研究揭示腸道菌相與皮膚免疫細胞之間的互動,強調特定菌種如何影響濕疹的發展。
  • 透過基因組學和腸道分析,可以為每位兒童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畫,以優化治療效果。
  • 不僅是排除過敏原,更要關注食物成分對腸道菌群及皮膚健康的多重影響,從而改善整體狀態。
本篇文章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結合傳統中醫智慧與現代科學研究能帶來更全面有效的兒童濕疹治療策略。

如何透過飲食改善兒子的濕疹

從內而外的療癒:我與兒子的微生物組和濕疹之旅,食物真的能治癒嗎?作為一位母親,目睹我的兒子與濕疹抗爭讓我感到心碎。我知道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幫助他康復,而營養最終成為了關鍵。在這篇文章中,作為我關於傳統中醫五大支柱的迷你部落格系列的一部分,我分享了飲食改變和中醫原則如何轉變了我兒子的健康。在改善兒童濕疹的飲食調整中,中醫強調「脾胃」的健康與腸道功能。透過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材,如深海魚類及亞麻仁油,能降低體內炎症反應。此外,增加攝取高纖維的蔬菜水果,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和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同時建議避免過多攝取牛奶、雞蛋等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可以考慮添加益生菌,如酸奶或發酵食品,以平衡腸道菌群,從而改善皮膚狀況。這些飲食調整根據每個孩子具體情況進行適度調整,使我們更有效地管理濕疹問題。

微生物失衡如何影響我兒的健康

微生物失衡對我兒子健康的影響當我的第二個兒子出生時,我非常高興能見到他,但他的旅程卻有一個挑戰性的開始。在分娩過程中,我患有陰道酵母菌感染,這為隨後的情況奠定了基礎。透過陰道分娩,嬰兒會接觸到母親的微生物群,即生活在人體內外的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研究顯示,微生物失衡指的是腸道內有益菌與有害菌之間的比例失調,這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例如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及皮膚問題如濕疹等。根據中醫理論,腸道被視為人體的重要“樞紐”,其健康狀態直接與其他器官息息相關。因此,飲食調整是促進有益菌增殖的一個重要手段,可以透過增加纖維素、益生元及益生菌(如酸奶、發酵食品)來實現。此外,避免攝取過多糖分和加工食品,有助於減少有害菌的滋生。結合中藥材如白術和茯苓等,更能協助健脾養胃,以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成並提升整體健康狀態。
觀點延伸比較:
食物類型對腸道健康的影響對皮膚健康的影響中醫觀點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促進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減少炎症反應,改善濕疹症狀具有補陰潤燥作用
新鮮蔬菜水果(如綠葉蔬菜、藍莓)提供纖維素,幫助消化與排毒增加抗氧化能力,有助於修復皮膚屏障清熱解毒,利於潤肺
全穀雜糧(如燕麥、糙米)穩定血糖,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幫助保持皮膚水分,提高抵抗力健脾益氣,有助於營養吸收
發酵食品(如優格、納豆)增強腸道免疫系統,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減少過敏反應和炎症現象調和肝脾,促進氣血運行
高糖、高脂肪加工食品(如快餐、甜點)可能導致腸道不適及菌群失衡 加重濕疹,加劇皮膚癢感與紅腫 可見內熱亢盛,需避免

出生後的挑戰與口腔念珠菌感染

這種接觸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有助於建立嬰兒自身的微生物組,而這對消化、免疫和整體健康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由於我的微生物組失衡,主要由酵母過度增殖所主導,這種失衡也傳遞給了我的兒子。出生不久後,他出現了口腔念珠菌感染作為首個問題,這是由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引起的口腔酵母感染。在探討此情況時,我們不得不提到飲食和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對孩童健康造成的影響。當孩子的腸道微生物失衡時,念珠菌便可能因此過度繁殖。適當的飲食調整,例如增加富含益生元與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和發酵蔬菜,可以促進良好的腸道環境,有助於改善這一狀況。此外,中藥如甘草和白術等,也可協助平衡體內環境,以降低念珠菌感染風險。因此,合理搭配飲食與中醫調理將能有效提升孩子整體健康。

抗生素對發展中的腸道健康造成的影響

他的舌頭上覆蓋著白色的物質,從一開始就讓他在消化上遭遇困難。我帶他去看小兒科醫生,醫生開了抗真菌藥和抗生素的處方。我應該早就意識到,但當時我並不知道這種治療會對他正在發展中的腸道造成影響。抗生素清除了我們試圖建立的一切,使他的微生物組變得更加脆弱。雖然抗生素在治療感染時能有效消滅有害細菌,但同時也會破壞腸道內的微生物組成,導致益生菌數量下降,進而損害腸道屏障功能及免疫調節能力。特別是在發展中的兒童中,這樣的影響可能增加過敏性疾病如濕疹的風險。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時,有必要謹慎考慮其對兒童腸道健康的潛在影響,以及透過飲食調整來恢復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


抗生素對發展中的腸道健康造成的影響 Free Images


腸道與皮膚之間的密切聯繫

我試圖通過母乳餵養重建他的腸道健康,但他的旅程並未就此結束。一年半後,我的兒子已經是一個幼童,這時我注意到引入固體食物變得相當具有挑戰性。他非常挑食,並且出現了濕疹。作為一名中醫從業者,我知道皮膚與大腸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與免疫系統的互動是這種聯繫的重要原因。健康的腸道菌群能促進消化吸收、減少炎症反應,並透過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s)來增強腸道屏障功能。此外,腸道中的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有助於調節免疫反應,降低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因此,在處理兒童濕疹時,可以透過改善飲食,比如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及全穀類)以及補充益生菌的方法,以促進腸道健康,從而改善皮膚狀況。

排除飲食法:從新食物開始探索

在中醫理論中,大腸被視為身體的內部皮膚,是第一個接觸食物的器官。當存在食物敏感時,腸道的不平衡常常會表現為皮膚問題。因此,在解決潛在的外部誘因,如洗衣劑和衣物(我們甚至將游泳池水從氯水改成鹽水)之後,我知道我需要更仔細地檢查他的飲食。我所給予他的食物顯然對他的濕疹有影響,但我不確定哪些食物是引發的觸發因素。因此,可以考慮使用排除飲食法,這是一種系統性的方法,旨在逐步排除可能引起過敏或不適的食材,以重新評估孩子對特定食品的反應。建議從一些常見過敏源開始,比如牛奶、蛋、堅果和小麥等,持續約4至6週,同時觀察皮膚及腸道症狀的變化。在選擇材料方面,可選擇新鮮、有機且單一成分的食品,如白米、雞肉和新鮮蔬菜,以確保沒有添加物。此外,可以逐步引入新的食物,每次只加入一種,以便追蹤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這樣可以幫助了解他在飲食上的需求與禁忌,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

逐步引入新食物以找出觸發因素

我知道這聽起來有些矛盾,但開始排除飲食的最佳方法是引入新食物。因此,我首先專注於尋找簡單的熟食、湯品以及他願意吃的水果和蔬菜。我了解到,麩質、乳製品、堅果、雞蛋和玉米是常見的過敏原。由於他平時吃很多麵包和奶酪,我用無麩質和無乳製品的替代品取而代之。在一段時間內,我將他的飲食限制在這些新選擇上。當然,對於一個幼兒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小事! 在逐步引入新食物的過程中,可以考慮採用“逐一引入法”,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並觀察其對兒童皮膚及腸道的影響,以便更清楚地辨識過敏源或觸發因素。這種策略基於免疫系統反應,有助於找到具潛在風險的食材,同時選擇易消化且低過敏性的食品,如米粥或胡蘿蔔泥,也能減少不適感並促進腸道健康。

專科醫生對於飲食影響濕疹的忽視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濕疹逐漸好轉。很有趣的是,他似乎能本能地知道什麼對他有益。綠豆成為了他最喜愛的食物之一,每當他吃這些時,皮膚明顯改善。覆盆子也變成了他的另一個主食,而無麩質餅乾則無縫取代了他的麵包。在他的皮膚清理後,我開始慢慢重新引入其他食物,並一一識別哪些有效,哪些無效。在我們的旅程中,有一次我帶兒子去看皮膚科醫生,希望確認我是否漏掉了什麼。專科醫生在治療兒童濕疹時,往往過於專注於藥物干預,而忽視了飲食對皮膚健康的潛在影響。其實,腸道微生物組與免疫系統密切相關,不當飲食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衡,進而引發炎症反應。此外,一些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如牛奶、雞蛋和堅果等,也可能加劇濕疹症狀。因此,在這段時間裡,我意識到適當調整飲食的重要性,以促進兒子的腸道健康和皮膚修復。
專科醫生對於飲食影響濕疹的忽視

中醫觀點下的飲食與康復之道

我記得在辦公室裡,表達了我對食物可能是觸發因素的擔憂。皮膚科醫生看著我說,「食物與他的濕疹完全沒有關係。」這讓我感到驚訝,但我沒有回應。我知道這不可能是真的。我已經注意到他飲食和皮膚癢發作之間的模式,我決心繼續嘗試不同的食物來解決他的症狀。我想讓大家知道的是,他的濕疹解決方案就是食物。營養是他康復的關鍵。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我兒子的症狀表明脾胃系統的不平衡,而這些系統負責消化和轉化食物的氣(能量)。兒童濕疹往往與脾胃虛弱及內部濕熱有關,因此透過飲食調整,可以從根本上改善腸道與皮膚健康。建議增加易消化的食品,如小米粥和燕麥,以強健脾胃功能;同時,要避免辛辣、生冷及油炸食品,以減少體內濕熱。此外,也可適量攝取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食品,如綠豆、黃瓜等,以降低炎症反應。最後,補充富含維他命A和E的食物(如胡蘿蔔和堅果),可以促進皮膚修復及增強免疫力,有助於緩解濕疹症狀。

長期改善後,孩子在自我管理上的成長

兒童的消化系統本質上是脆弱的,需要溫暖、簡單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寒冷或產生濕氣的食物,例如乳製品、過量生水果和糖果,會使消化系統負擔加重。在我兒子的案例中,去除這些產生濕氣的食物是關鍵。溫暖的熟食,如湯和燉菜,成為了我們家的主食,有助於恢復他的消化系統平衡。**長期影響** 雖然他的濕疹有所改善,但消化問題仍持續了一段時間。他經常早上醒來時肚子痛,幾片無麩質餅乾可以幫助他緩解不適。他的睡眠不安穩,並且在乘車時常感到噁心。如今,他已經11歲了,仍然是一個挑食者,更喜歡將食物分開擺放——米飯一邊,肉一邊,蔬菜則保持原味。他吃很多米飯、湯和水果,但對醬汁興趣不大。他對自己身體需求有著驚人的理解能力。當他感覺到濕疹即將發作時,他知道應避免哪些食物,也能比許多成年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此外,他對糖果的控制也超過了大多數同齡孩子。在萬聖節後,他會把含有食品染料的糖果給我,因為這些都是他濕疹的誘因。他會保留巧克力,但明白要少量享用,而不是一次吃完。這段旅程顯示出早期生活中的掙扎能夠轉變為未來的優勢。在耐心觀察與營養調整下,我的兒子不僅得到康復,也學會了如何照顧自己,以便在未來多年裡受益。**飲食如藥** 作為“無針針灸師”,我看到營養在傳統中醫(TCM)和療癒中的重要性。食物就像藥品一樣,提供維持健康所需的能量和平衡。通過了解食物如何影響個體體質,我們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飲食計畫,以支持自身及家庭內部的療癒與平衡。如果您的孩子正在面臨濕疹、消化問題或其他健康挑戰,不妨考慮檢視他們整體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在中醫理論中,我們認識到飲食、消化與整體健康之間的重要聯繫,可以幫助恢復內部平衡並促進自我療癒。同時選擇具有潤燥效果的材料,如燕麥和南瓜等,可以有效減少皮膚乾燥及癢感,而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也有助於抗炎反應及促進皮膚修復。因此,在專業指導下學習運用這些原則,有助於孩子靈活地維持健康狀態並預防症狀復發。

參考來源

從中醫角度看濕疹4類型醫提醒:治療期間「這行為」別做當心 ...

「濕疹」是因內在或外來因素導致的皮膚發炎,很多皮膚疾病都會以濕疹來表現。中醫師指出,從中醫角度來看濕疹,可分為4種類型。同時,濕疹是無法被根治,在 ...

來源: 健康2.0

濕疹並非世界末日!皮膚科專科醫生、中醫師和臨床心理學 ...

在中醫的角度,濕疹發作時會有肝鬱化火的現象,因此當患者感到痕癢時,會難控制情緒,持續處於煩躁,易發脾氣的狀態。透過清肝火,如飲用夏枯草、菊花、鬱金,可 ...

來源: FindDoc

傳媒動態- 香港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

臨床以紅斑、丘疹、水泡、滲出糜爛為主,多伴痕癢。 濕疹發病人群廣泛,不分年齡、性別和地域,且易反覆發作及慢性化,對患者生理、日常活動、社交、家庭等方面具有嚴重影 ...

打造不老美肌秘方一探中醫的青春密碼

... 肌膚的健康度,其中肌膚的保水能力就是保濕力非常重要!從中醫來說,身體的保水度來自於腸胃的健康度和氣血平衡,所以內服營養均衡搭配外用保濕保養品都可以明顯改善膚況。

腸漏症是什麼? 中醫治療腸漏症的思路

在中醫理論中,腸漏症不直接存在於古代經典中,但症狀與「脾胃失調」或「腸道濕熱」等相關概念相呼應,這涉及到腸道細胞之間的縫隙增大問題。

糖尿病足潰瘍要小心中西醫配合防治更理想

如果您一不小心患上感冒,除治病外並欲加以調理身體,不妨可考慮中醫。近年的臨床實證中發現,其實以中醫藥治療感冒是有很大的療效。若想了解更多,歡迎閱讀由本研究所專業顧問 ...

【神秘連結】益生菌與腸腦皮軸皮膚健康的救世主

研究發現,當腸道失衡時,腸道細菌產生的酚類物質便會通過循環積聚在皮膚,造成損害。人體測試顯示,限制益生菌攝入會導致血液中酚類物質水平上升,減少皮膚水 ...

來源: vocus

Columnist

專家

相關討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