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俯臥撐挑戰:我如何將次數從40提升至75


摘要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將伏地挺身次數從40次提升至75次,揭示了背後的重要生理機制和科學訓練方法。 歸納要點:

  • 肌動蛋白與肌球蛋白的交互作用是提升伏地挺身次數的關鍵,透過科學訓練可促進肌纖維增生與肥大。
  • 神經肌肉效率的提升不僅依賴於肌力增加,更需改善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控制能力,以達到更高效的運動表現。
  • 採用超補償原理設計訓練週期,結合不同強度及恢復策略,能有效避免過度訓練並達成最佳效果。
整體而言,透過深入了解肌肉及神經系統的互動,以及合理安排訓練計畫,可以顯著提高伏地挺身的表現。


六個孩子,六倍的愛與挑戰:從手忙腳亂到有效溝通的教養旅程

我和我的妻子都是六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因此我們知道這樣的家庭生活有多麼瘋狂。當我們結婚時,我們約定不會超過四個孩子,但命運對我們卻有其他的安排。儘管採取了所有適當的預防措施,我現在卻是六個孩子的父親:三個男孩和三個女孩。在成為好父母的過程中,我們 ̶m̶a̶d̶e̶ ̶m̶a̶n̶y̶ ̶m̶i̶s̶t̶a̶k̶e̶ 學到了很多。如果可以重來一次,當我想讓他們專注於某件事情時,我會以選擇退出的方式開始給予建議,例如:「你想聽聽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有效的方法嗎?」如果能夠如此引導,或許結果會更理想。

宣告:這基於我的經驗以及身體功能。你的經歷可能完全不同。如有關於健身、年齡或傷害方面的顧慮,請諮詢你的物理治療師或醫生。當我最大的兒子進入青春期時,我鼓勵他設立一些社交、智力和體育目標,以此選擇主動,而不是被動地讓生活隨之而來。在與孩子們展開富有同理心的對話中,我們學會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使我們能更好地引導他們設定目標並應對挑戰。這種互動不僅增進了親子關係,也幫助我們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我們在研究許多文章後,彙整重點如下
網路文章觀點與我們總結
  • 75 Hard挑戰需要高強度的精神力和每天兩次訓練。
  • 伏地挺身能有效鍛鍊全身肌肉,提升肌肉協調性與力量。
  • 初學者可從每日8-12下開始,進階者則可做15下以上,每天逐漸增加至100下。
  • 正確的伏地挺身姿勢包括雙手放在比肩寬1.5倍的位置。
  • 男性心理健康與高強度重訓有密切關聯,有助於減少焦慮和抑鬱情緒。
  • 保持腹部抬起和身體呈一直線是做伏地挺身時的重要提示。

運動對我們的心靈健康相當重要,特別是在現代生活壓力大的情況下。透過像75 Hard這樣的挑戰,不僅可以增強體魄,也能提升自我紀律。無論你是健身新手還是老手,掌握正確姿勢、持之以恆都能讓你見到成果。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潛力,在每一次重訓中追求更好的自己!

觀點延伸比較:
訓練項目初學者建議次數進階者建議次數正確姿勢要點心理健康效益
伏地挺身每日8-12下每日15下以上,逐漸增加至100下雙手放在比肩寬1.5倍的位置,保持腹部抬起和身體呈一直線減少焦慮與抑鬱情緒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每週2-3次,每次20-30分鐘每週4-5次,每次30-45分鐘短時間內進行高強度運動,之後休息30秒到1分鐘提升心血管健康、增強代謝率
力量訓練(自由重量)每週2-3次,針對主要肌群進行基礎動作如深蹲、硬舉等每週4-5次,加重並增加複合動作的頻率及變化性注意呼吸與正確姿勢,以免受傷,循序漸進增加重量和組數促進肌肉生長,提高基礎代謝率
核心訓練(平板支撐)每日10-20秒,隨著力量逐步增加時間至40秒以上 每日1分鐘或更久的持續挑戰,不斷提高難度如單臂/單腿支撐保持直線且用力收縮腹部及臀部肌肉改善穩定性和姿勢,有助於其他體能活動

青少年迷惘與健身目標:別讓遺憾重演,循序漸進打造成功

這是因為我在青少年時期沒有目標,花時間玩《龍與地下城》,看漫畫,寫程式,以及做功課——多麼宅啊!雖然享受其中,但我對浪費的時間感到遺憾,希望能把我的「智慧」傳授給他,讓他也不會回首時光而感到後悔。這些與孩子們進行的重要對話讓我明白,我們往往會在他人身上,尤其是自己的孩子身上,看見我們自己所存在的弱點,而這些其實並不是他們需要你去注意或表達的事情。

當我跟他談及健身目標時,我會建議他從伏地挺身開始,這是一項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幾乎都能做到的好運動。先從他一次最多能做60%到80%的伏地挺身數量開始,以正確的姿勢,每天做三組(N)次,持續三天,再休息一天。接著再進行另三天同樣的訓練。每週增加1次,他一定會驚訝於年底時自己能做到多少。

每週微小的漸進改善,在52週後將帶來巨大的變化。聽起來簡單吧?

夢想與現實的落差:從未實現的伏地挺身目標與意外成就

這些建議是否來自於個人的經驗?不,不是。我是在表達我多年前就想要的願望,那就是希望能夠在小幅度的增長中提升我的最大伏地挺身次數……但實際上我從未真正付諸行動。缺乏個人經驗使得我的建議缺乏信服力和實質內容,他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兩個都從未嘗試過這個想法,而現在“目標”這個詞卻在他心中觸發了負面情緒。不過,他依然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就:三年內獲得黑帶、成為4.0學生、全職志願者兩年,以及獲取大學獎學金。我為他感到驕傲!我們太相似了:我們的渴望和夢想只是心理上被編目,追求並在完成後勾選,而不是寫下來。在這段時間裡,我也做了一些好事,包括建立每日健康與健身習慣,對於生活中的那一部分我感到相當滿意。

十年俯臥撐挑戰:從40次到100次的自我突破計畫

但我仍然從未將目標寫下來。而在這十年間,我的最大俯臥撐數量40次也沒有絲毫改善。就在2024年新年前夕,這個逐步改善的想法再次強烈浮現。這是一個終於能實踐我對兒子反覆宣揚的理念的機會,真是時候了!我迅速在Excel中製作了一個52週的計畫表,並把它貼在浴室鏡子上。現在就看我的堅持和執行力了!如果一切順利,到2024年底,我應該能夠每組做出80次優質的俯臥撐。如果我繼續保持下去,或許在2025年可以達到100次,那真是太棒了!想到這裡讓人感到興奮。我們來看看結果如何……


俯臥撐挑戰:從零開始突破心理極限,打造最強核心肌群

我從未連續做過多於一組的俯臥撐(而且那都是做到極限)。所以我不得不從更低的基準開始,以我的最大能力的80%(大約30次)來完成三組。最初進展還算順利,前兩個月都很容易應對。每當我成功完成該週的重複次數時,我會自豪地在浴室鏡子上的記錄表上標註,然後再去洗澡。填滿另一個格子讓我感覺非常棒!在第二週和第27週,由於生病影響了我的目標,但這只是些小障礙。

在年初的幾個月中有一些異常情況。我在第22到24週之間陷入停滯。事實證明,我的心理障礙是50次。在那之後,我開始放鬆幾週,每天只做1或2組。

到了第32週,我與自己進行了一對一的對話,決定這一切都是心理上的問題,我可以重新回到正軌。因此,我直接跳到了每組60次,這接近如果我保持一致性應該達到的水平。但在接下來的六週中,我只勉強做到60次幾次,而且僅有一次達到了75次。

50歲後伏地挺身瓶頸突破:打造終生有效的每日訓練計畫

在撰寫這段文字時,我終於意識到我忘了在中間安排一天的休息日。在十週內,我甚至連星期六都沒有休息,這並不明智,因為星期六通常涉及一場史詩般的清晨遠足或騎腳踏車,以及7到11小時的庭院工作和物業管理。我們的身體需要時間來修復、替換和補充。而我卻沒有給我的身體這樣的時間,這很可能解釋了為什麼我在50到60次重複之間出現了瓶頸。那是一個錯誤,我打算在2025年進行修正。對於54歲的人來說,三組各60下的伏地挺身已經相當吃力,而我不再想按原計劃繼續這個訓練方案。我希望有一個能夠持續、以適度努力維持終生的每日伏地挺身計劃。因此,我開始嘗試不同的數字、組數和天數。在第41週,也就是我創下75次新紀錄的一週,我意識到每天至少100次總數會讓我感到真正快樂。達成單組100下對我來說已經不再重要。

伏地挺身挑戰:從40個到100+,我的2024健身心路歷程與2025計畫

回顧第42週到第52週的訓練,許多天我恰好完成100個伏地挺身。其他日子則會做110、120、150或165個。與我在2024年底設定的240個目標相比,這還差得遠,但比起我過去的最大紀錄40個,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我認為這是一次成功!幾乎半年來,鏡子上的圖表和每週的小幅進步對我來說都相當有效。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會承諾不再變動,每週讓我的伴侶檢查我的進度,以增強自我監督和責任感。

對於2025年,我將調整後的目標納入我的每日例行公事中,每天至少做100個伏地挺身,通常分成三組33到50個,具體數量根據我的睡眠質量和身體狀況而定。我喜歡把這些組別分開,在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拉伸之前各做一組。如果我能把組別間隔縮短,只休息一分鐘,那麼我可能會在高次數的重複中獲得更強的力量和能力。

從100下伏地挺身挑戰看目標設定與堅持秘訣

我的旅程開始於想要在單次訓練中完成100下伏地挺身,最終達成的是總共100下,並且我將最大重複次數從40提高到了75。對此,我感到相當滿意。正如人們常說的,「未寫下的目標僅是空想」(除非你把它們深植於腦海中,每天都為之著迷,而這也是我通常的做法)。將目標寫下來並放在顯眼的位置要容易得多。不妨這樣做,它能幫助你對自己和你的夥伴保持負責任,因為大家都能看到這些目標。

你在設定目標以實現夢想與渴望方面的經驗如何?你是否能全年保持一致,而不是像我一樣改變方向?你是如何保持一致性的?我非常期待在評論區聽到你的分享。

要做好一個基本的伏地挺身,必須遵循良好的姿勢:

在家就能練!超有效伏地挺身完整教學:正確姿勢、變化技巧與呼吸法

跪在地上,雙手放在地面上,與肩同寬,然後將身體向後伸展,直到只有腳尖觸及地面。保持身體筆直,不應呈現出凸曲或凹曲的形狀。彎曲你的手臂,在保持身體筆直的同時,讓身體降低到地面。隨著重力的作用,你的胸部和下巴應該同時輕輕接觸地板。頭部不應上下晃動,全程目光固定在距離自己約一英尺前方的地面上,脖子要相對靜止。用力推起地面,使你的身體回到起始位置,此時手臂幾乎伸直(不需要在頂端鎖住肘部,可以稍微彎曲)。

當你進行這個動作時,在下降時吸氣,而在推起時呼氣是個好主意。如果你每天嘗試做三組伏地挺身,那麼你將會完成很多次。在此過程中,可以透過調整手的位置來打發時間、打破單調並更容易堅持下去。我發現這樣真的很有幫助。可以參考下方圖示嘗試不同變化,包括手掌內旋、平行或外展,以及肘部靠近身體或呈一定角度散開的方式。

注意:「鑽石」式、即「心形」或「三角形」的伏地挺身姿勢,對於三頭肌尚未充分發展的人來說難度相當高。即便你的三頭肌已經很強壯,你可能也只能做到你平常能做的次數的一半。


俯臥撐變化式:從新手到進階,打造完美胸肌

你可以透過讓膝蓋接觸地面而非腳趾,或是加快上下的節奏,來簡化這個基本動作。要增加難度也有多種方法,例如加上負重背心、抬高雙腳、慢慢進行每一次的俯臥撐、在每次吸氣/呼氣時做兩下俯臥撐、在兩把椅子之間做手部分開的俯臥撐、爆發式俯臥撐等等。我希望你能和我一樣享受這個過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上方或下方的掌聲圖示(長按可以表示大力讚賞),並訂閱你的電子郵件,以便不會錯過未來關於育兒、園藝、戶外活動、五十歲以上健身、尋找人生目標及資料科技等主題的文章。

參考來源

這不是折磨而是新挑戰!75 Hard,一種痛苦無情的健身新潮流

75 Hard 需要忍受痛苦的高度精神力,包括每天兩次訓練。 健身野獸David Larbi分享他完成這項健身挑戰的經驗值與如何達成的技巧。

五種增肌減脂的居家運動-讓你提升肌耐力又能燃燒脂肪

整體來說,做伏地挺身同時需要全身上下不同肌肉的運動,對於訓練肌肉協調,以及增強全身整體肌肉強度很有幫助。就算不想練出大塊肌,女生每天固定做幾下伏地 ...

初學者也可以學會的伏地挺身?6個變化式讓你練爆胸肌!

一般的初學者可以先從一天8–12下,2–3組開始,進階者則是可以15下,4–5組。若是姿勢正確標準的話,每天提高到100下以上,便會開始看到身型的改變。剛開始訓練的人,不用 ...

【居家減肥運動】如何利用伏地挺身減肥,新手必知5大要素

雙手要放在比肩寬1.5倍的一個距離,這個很重要,有些人會想要放窄一點,然後想說這樣可以練到可能胸部比較集中的 ...

一個作家的實驗:每天2分鐘、連續做42天棒式會怎麼樣?

1. 一位名為拉納(Darshak Rana)的心靈健康作家親身挑戰30天2分鐘棒式挑戰,他最後堅持了42天(6週),從第一天1分鐘都做不到,到最後一天總共能撐超過4分鐘。

9409次重訓挑戰:為男性心理健康而戰的97天挑戰

9409次重訓挑戰旨在提升男性的心理健康,通過97天的高強度訓練,引發廣泛關注。 男性心理健康與高強度重訓有密切關聯,研究顯示這種訓練可以有效降低焦慮和抑鬱,並提升 ...

伏地挺身最詳細攻略: 伏地挺身(Standard push-up)大全 - 肌力

主要作用肌:胸大肌、三角肌、三頭肌 {圖1.}。 次要訓練部位:伏地挺身對於軀幹是類似棒式的訓練,能對核心能力和軀幹水平支撐能力有訓練效果。

俯卧撑

提示和线索. 保持腹部抬起,尤其是当身体降低时。 手臂弯曲时要紧贴肋骨。 身体从脚跟到头部保持一条长线。 当掌握了单腿牵引后,再尝试单腿牵引!


ACSM

專家

相關討論

❖ 相關專欄